最近,僵持多年的中日關系出現(xiàn)了松動的跡象。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兩會”后的記者會上明確表示:愿意積極考慮在今年上半年結合出席中日韓領導人會議,正式訪問日本。據(jù)日本媒體報道,首相安倍晉三正在考慮于中日韓領導人會談后,在時值《中日和平友好條約》締結40周年的2018年年內訪問中國。對于一直尋求中日關系改善的安倍來說,這無疑是好消息。但他多半高興不起來,因為此前已近不了了之的森友學園事件,被日本媒體再次挖出了新料,安倍內閣支持率隨之暴跌到30.3%,為安倍第二次執(zhí)政五年多來的最低點,事情已經嚴重到危及安倍能否在今年9月再次連任的程度。
森友學園是位于日本大阪的一所具有右翼傾向的私立學校。2017年2月,日本媒體爆料稱,森友學園幾年前在大阪府豐中市購買了一處8770平米、價值9.56億日元(約合人民幣5700萬元)的國有土地來建設新學校,由于需要清除埋在地下的垃圾,因此政府減去了約8億日元的清理費,后來又以清理地下垃圾及清除土壤污染為名,向其支付了1.32億日元。這樣一來,森友學園只花費200萬日元(約合人民幣12萬元)就買到了這塊土地,價格低得不可思議。而此前大阪音樂學院曾經試圖以高價向政府購買這塊地,卻遭到了拒絕。
事情的可疑之處在于,森友學園新建學校的名譽校長是安倍晉三的夫人安倍昭惠,在野黨和媒體懷疑政府是看在安倍的面子上以低價賣地,甚至安倍直接下達了相關指示,其中可能牽涉到官商勾結。安倍則明確表示他對此事不知情,他夫人也沒有從學園方面收取報酬或者演講費。
此事在去年擾攘了許久,情節(jié)確實很可疑,安倍“完全無辜”的辯解也很難讓民眾信服,但要證明這其中有利益輸送,就必須有實打實的證據(jù),而反對黨一直無法證實安倍直接參與其中或作出了指示,事情就這樣被漸漸擱置和淡忘了。
2018年3月2日,《朝日新聞》重提此事,刊發(fā)題為“森友文件疑被篡改”的報道,稱日本財務省關于森友學園的一系列原始文件,與事情爆發(fā)后拿給國會議員的文件部分被篡改或刪除,被篡改的文件多達14份,刪除部分則包括首相夫人安倍昭惠以及多名政治家的名字。也就是說,財務省在賣地時很可能做了什么見不得人的事,為防東窗事發(fā)而把這些關鍵的部分給改了。3月9日《產經新聞》又報道說,與該事件有直接關聯(lián)的財務省近畿財務局一男性職員,7日在家中自殺了,財務省國稅廳長官佐川宣壽則表示辭職。
3月12日,日本財務省正式向國會承認對森友學園土地買賣相關審批文件進行了篡改,至于篡改的具體情況,則要在調查之后才能知道。消息一出,日本社會一下子炸了鍋,民眾到首相府前示威要求安倍下臺,安倍內閣的支持率下降到危險的水平。主管財務省的副首相麻生太郎和涉案的首相夫人安倍昭惠,都遭到了在野黨的猛烈抨擊。
歷史上,日本的多位首相在執(zhí)政末期都出現(xiàn)了類似的丑聞,比如田中角榮就是被洛克希德行賄事件絆倒的,竹下登則因為房地產公司里庫路特的行賄丑聞而下臺。安倍能否安然渡過此次危機,是一個巨大的問號,即便最終無法證明安倍在篡改文件中發(fā)揮了作用,他的執(zhí)政權威也已不可避免地受損。由于日本在2021年9月前都不需要舉行大選,安倍的去留將主要由自民黨內部決定。如果丑聞的發(fā)酵讓安倍成了自民黨的負擔,那么中途換人不是不可能的。
而安倍的婚姻,也注定要在此次丑聞中經歷考驗。據(jù)日本媒體報道,由于森友學園問題始于安倍昭惠允諾擔任該學園旗下學校的名譽校長,加上她平時我行我素、時時和丈夫對著干的做派,安倍家的話事人、安倍晉三的母親、前首相的女兒洋子夫人已經放棄了昭惠,日本社會也出現(xiàn)了讓第一夫人“下課”的聲音。不過對于安倍晉三來說,休妻只會讓自己成為渣男而更不受歡迎,在這個當口試圖舍棄夫人保住政權,誰還能指望他肩負一個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