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久久久久亚洲AV无码_久久精品国产久精国产_无码专区久久综合久中文字幕_9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 区欧美激情免费看成人|久久伊人加勒比一区二区|五月天欧美色图偷拍|亚洲精品老司机调教美女

特寫 | 格日勒其木格·黑鶴 悍者為王

稿源:南方人物周刊 | 作者: 本刊記者 邱苑婷 日期: 2018-01-03

牧民們把屬于草原的故事,交給了蒙古族作家黑鶴。有時候,重要的不是故事本身,而是一種隨著現(xiàn)代化行將消失的身體經驗

鄰居家的馬死去一匹,牧草不夠,營養(yǎng)不良,凍死的。冬天的呼倫貝爾草原從非善地,容不得孱弱,以生死定勝負,粗暴明了。

黑鶴為這匹馬出過不少力氣。馬還活著時,四肢已經撐不住身體了,跪癱在地上。和人在瀕死前一樣,沒體力撐下去。可一旦真躺下去,在白茫茫的雪原,無論人畜,必凍死無疑。在冬天的呼倫貝爾,人們說溫度時習慣省去“零下”:“現(xiàn)在二十多度,不是最冷的時候啦,最冷時四十多度哪?!?/p>

鄰居是個上了年歲的牧民大叔,平時有點啥事,就會找附近黑鶴營地里的小伙子們幫忙。這次又找上來,要搬馬起身。

在城市里,黑鶴是“生活在草原上的動物小說家黑鶴”,到了草原上,成了“格日勒其木格”。也是,哪有作家指甲縫里全是黑泥的?何況他身長一米九有余,拍照時習慣了大大叉開雙腿,為的是不把身邊人襯得太矮小。壯實的個子,聲洪如鐘,怎么看都是個蒙古糙漢。在營地時,每天的早午晚餐是一大塊用白水煮好的羊骨肉,不加調料橫放在案板上,想吃的時候拿蒙古刀切幾塊,左手抓肉右手捧杯,就著奶茶咽下去。屋里的啞鈴厚重如三層結實的輪胎。

搬馬也數(shù)他力氣最大。三個壯漢一起使勁,要讓馬站起來,天寒地凍里,熱汗蒸騰出白氣。試了幾次,總不行。黑鶴上前:“干脆讓我一個人來?!卑攵紫?,雙手扣著馬腹,憋了勁兒,齜牙,找準發(fā)力點,成了。

每天搬一次,被踢數(shù)次,被咬數(shù)次,“相當于做了四組大重量的硬拉?!苯o馬輸葡萄糖,輸液袋得焐在胸口,但還是免不了被凍住。就算如此,這匹漂亮的黑馬還是沒挺過春天。

事情是在黑鶴離開營地后發(fā)生的。雖然是他的營地,但他能當“格日勒其木格”的時間不多,許多時候,是作家黑鶴奔波在各個城市的學校講臺上。作家黑鶴指甲干凈。在北京某小學的禮堂上,提到這匹馬的死去,他大概只低沉了一秒鐘:“草原就這樣,強悍的才能活下來?!?/p>

黑鶴與馴鹿一起休息

猛犬營地

正月剛過,驚蟄未至,北京開始回暖,比北更北的呼倫貝爾還是正經的冬天。按當?shù)厝说恼f法,“二十多度”。街邊大型雪雕上細致的刻痕依然分明。雪看久了,人也疲了,得戴上墨鏡——雪盲癥不是鬧著玩的。

車從柏油馬路拐進雪原,司機握住方向盤的雙手隱隱發(fā)白。司機是黑鶴的親弟弟葛沁。雪地上已經軋出了兩道車轍,看來有人來過了?!熬颓皟商?,某媒體自己租車開進來,陷在雪地里。我們去接,光挖雪就挖了四小時?!?/p>

遠遠地,白茫茫中三個黑點躍入視野。一大兩小,伴隨著越來越清晰的狗吠——來人跨坐于黑馬上,身著蒙古袍,戴墨鏡,微卷的長發(fā)低扎馬尾,見車勒馬,掉轉馬頭,一邊策馬前奔,一面呵斥住沖車狂吠的兩只牧羊犬。好一個“人高馬大”。葛沁努了努嘴:“喏,那不就是你要采訪的人么?!?/p>

車開進營地。又是兇猛的狗吠,這次明顯不是兩只,傳進耳朵里,像四面八方的山洪同時奔涌而來。怕是幾百只都不止吧。

“能下嗎?真能下?”僅目力所及之處,已有三四只形態(tài)顏色各異的巨犬,我不敢細看也不敢細數(shù),只好把自衛(wèi)的希望寄托于鐵皮車門和它們的主人。

“沒事,下吧!拴著呢!”

黑鶴的營地里養(yǎng)著33頭猛犬。

“不是藏獒,”他總要強調,“再也沒有真正的藏獒了,人們現(xiàn)在看到的是一種笨重、臃腫、神經極不穩(wěn)定的狗,因為無序的繁殖淪為了肉狗?!?/p>

大約十年前,市場上有關藏獒的神話流傳開來:一獒生九崽,放任九只小狗互相殘殺,最后剩下的那只,就是最兇猛的藏獒,所謂“一獒戰(zhàn)三虎,三獒沉航母”。一時間,所謂的“純種藏獒”被捧成財富神話,狗販子蜂擁而上,經過不斷雜交、改良,終將藏獒“純種”了。

“所謂純種,指的是完全由幾個祖先繁殖而來的狗,比如德國牧羊犬。而藏獒,這種犬從來不存在所謂的純種?!焙邡Q解釋。他寫過小說《黑狗哈拉諾亥》,講小狗們殘酷的生存競爭,與傳說中的藏獒篩選過程如出一轍,不同的是,藏獒或許是物競天擇,而如今的神話背后,是人的殘酷操控。

如今,只有狗販子,沒有培育者。黑鶴偏要做這吃力不討好的事。書的版稅足夠了,那就在草原上租塊營地,專門優(yōu)化培育牧羊犬和獵犬——蒙古牧羊犬、蒙古細犬——然后把繁育出來的幼犬無償送給草原牧民。

拴在營地平房門口的,是一只上了年紀的白色高加索牧羊犬。毛長似獅子,趴下來占去大半張木桌,估摸著得有兩三個成年男子那樣壯。見主人來了,它遲緩地站起來蹲坐。黑鶴上前撫著它下頜處:“喲,你還撒嬌呢。”一邊提醒我:“趁現(xiàn)在,繞開它進屋里去?!币娢疫t疑,黑鶴一步邁過來護在我前邊,食指指住老牧羊犬,瞪著它繞了半圈。我忙不迭開門鉆進屋子。

屋子里,火爐燒著炭木,有電腦有書架有WiFi,墻上掛著成吉思汗畫像和藍色哈達,五六只貓隨意地伏在沙發(fā)和地毯上。透過玻璃窗,能看到關在犬舍中的猛犬們,嘴巴快速地張大又合攏,前爪撓在鐵網格子上,旋轉,跳躍?!睹腿@魂》變成了默片。

黑鶴在馴鹿營地抱著剛剛降生的小馴鹿

草原外來客

三十多年前,草原上的人叫這個男孩“諾亥沁”(蒙語),意思是“懂狗的人”。

男孩是四歲時被空降到草原的外來客。1980年,外婆在蒙古包前等來了這個出生在城市的外孫,一瞧,喲,穿著光鮮的夾克、小皮鞋,可不是城里來的孩子嘛。

受男孩父母囑托,外婆答應,讓男孩在草原上好好養(yǎng)身體。男孩天生孱弱,打出生以來,咳嗽不止,大小病不斷。聽了醫(yī)生的建議,父母把男孩送到了空氣干凈的內蒙老家——他們無論如何不會想到,這個體弱多病的男孩,將來竟會長成一米九的壯漢。

沒過頭頂?shù)哪敛荩晒虐蛉?,敖包,穿蒙古袍的大人小孩……一切都是新鮮的。但腳蹬一雙光亮小皮鞋的城市男孩,光是站在草原上,就會顯得格格不入。更重要的是,沒有蒙古孩子愿意帶一個城里孩子玩。他向外婆哭鬧,想要一套蒙古袍。外婆安慰,做衣服要時間,他得等。

幾個月后,在一個賴床的早晨,男孩被外婆強扯了起來——一頂蒙古帽,一套嶄新的蒙古袍,小馬靴,外加一把銀鞘鑲寶石的小腰刀,整整齊齊地擺在眼前。

睡意全無。在大人的幫忙下,男孩迅速穿上了這套新衣裳。驚喜還沒結束,走出蒙古包,舅舅牽來了一匹小馬:“這匹馬是你的了?!蹦泻⒈环錾像R,在大人牽引下,繞蒙古包順時針走了三圈,眾人歡呼,見過的、沒見過的老一輩親戚們盛裝而至,擁抱、親吻男孩,為他送上禮物。

后來他才明白,這是每個蒙古男孩必經的上馬禮。直到今天,草原上舉行那達慕大會時,馬術長距離耐力賽中最占優(yōu)勢的騎馬者,依舊是七八歲到十幾歲的孩子,馬主甚至會為此特意到蒙古草原上尋覓兒童騎手。他們體重輕、膽子大、從小熟知馬性,擅長馬術的小孩配上最好的駿馬,在耐力賽中相得益彰。

他越發(fā)像草原上的孩子了。一塊羊肉,抽刀吃完,骨頭不留肉漬,手上的油擦在皮靴上。草原沒什么娛樂活動,摔跤是最大的樂趣。男孩來到草原,不僅沒再生病,而且體格日漸強壯,很快,同齡的孩子里,很少有人摔得過他。

一天,男孩偶然看到一人騎馬而過,胸前的蒙古袍大襟處露出一個毛茸茸的小狗腦袋。他趕緊叫住對方,急急地問,小狗哪來的?

來人說,附近小鎮(zhèn)上皮匠家生了一窩狗崽,這只是在他家要來的。

男孩馬上找到舅舅,撒潑耍賴央求他陪自己去要小狗。一答應,事不宜遲,男孩和舅舅騎上馬,一路狂奔到鐵匠家。近狗情更怯,到了別人家門口,他整整衣服,緩口氣,恭恭敬敬走進去。然后是有條有理地自我介紹,我是誰、從哪里來、是誰家的孩子、聽說您家有小狗、能不能送我一只——然后,給男主人送上哈達和一條毛巾作為禮物。他已經深諳草原的禮數(shù)。

大只的都已經被抱走了,只剩兩只乳白色的牧羊犬幼崽。那就兩只吧,也好讓狗崽做個伴。男孩記得,小狗的眼睛是藍色的,亮極了,就像冬天湖里的冰。

2010年,內蒙古阿龍山鄂溫克獵民點,瑪利亞·索在喂養(yǎng)馴鹿

結束與開始

后來,作家黑鶴的故事里,無數(shù)次提到這兩只伴他度過了整個童年時光的乳白色牧羊犬。他在《兒童文學》雜志上發(fā)表動物小說,總會在作者簡介里寫上“與兩頭乳白色牧羊犬相伴,在草原與鄉(xiāng)村的接合部度過童年時代”。

身為作家,格日勒其木格·黑鶴的符號特征足夠鮮明,足夠讓人過目不忘。在城里出席活動,他有蒙古袍,有能吹出暈眩質感的口弦琴,戴著民族風格的金屬耳飾,就算穿上襯衫,也能配上朋友親手雕篆的民族工藝品當領結。甚至,他的體格都像是上天贈予他的禮物——除了他,還有誰呢?活脫脫是一匹黑駿馬走上城市的街道。他的形象就是一個行走的符號,無論在兒童文學圈里,還是在更廣義的自然文學領域中,幾乎都是無可替代。

后來,黑鶴反復說,五歲之前,他的整個世界觀和價值觀都已經基本成形;而很多年后,他才意識到,自己童年見證的,那騎在馬背上撒開手、稍稍側身就是萬千草葉撫掌而過的草原,是草原民族最后的古代。

然而細想一下,這樣冷靜清醒的升華之語,大概不可能出自一個原生牧民,只可能來自一名真正深入草原的作家。在草原四年后,八歲的他回到城市上學,走上正常孩子在體制中求學的軌跡。抽刀取肉的習慣會改,把油漬往靴子上蹭的毛病會改,沒能跟著小主人坐上火車的兩只牧羊犬,也會成為無能為力必須接受的夢——直到今天,他偶爾還會夢見那種刺耳的呲聲。那是八歲的他曾真實聽到、從此仿佛像火鉗烙進心里的聲音。那是狗爪在綠皮火車表層自上而下刮出的凄切。

這不是故事的結束,另一半才剛開始。

現(xiàn)代人黑鶴

連著接了兩三個電話后,黑鶴起身走向書桌:“出版社又跟我要時間了,我跟他們說我在接受采訪,他們不信。我拍一下你作證啊,不要介意。我現(xiàn)在得看看6月的日程,催好幾遍了?!?/p>

說著打開電腦,敲鍵盤的聲音響起。被捉出屋外的花貓?zhí)狭藭肋叺拇芭_,直勾勾盯著屋內撓窗玻璃,黑鶴沒理會。房間里的網絡是弟弟葛沁費老大勁給裝的,鄰居大叔家燈不亮了,也是找葛沁修,“你們黑鶴老師搞電器不在行啊?!辈菰瓲I地里,若是沒網沒電,估計也很難過下去。

日程滿當至此,其實也就這幾年的事情。以前黑鶴在一家油企工作,每天晚上寫作。寫作,是黑鶴從小學起就嶄露頭角的本領,為的是逝去的草原時光。他驕傲地跟同學說,我養(yǎng)過兩頭這么大的牧羊犬,比你們還高!同學都認為他在吹牛。

城市里,草原上的自由和無序不見了,取而代之的是整齊。整齊的課桌椅,整齊的課程表,整齊的書本作業(yè)和試題……他憋得慌。被鎖進整齊的現(xiàn)代序列里,要想容納自由奔跑的那方土地,只能借助文字和繪畫。于是,黑鶴把那些動物的故事,全寫進了作文里。要求800字的作文,他總是一口氣寫三千多字,直到有天語文老師找他談話:“你這么能寫是好事,可你想想,考試你寫不完,拿不到分不就可惜了嗎?以后咱們就寫1000字好不好?”

他想想,有道理,接受了。如今進校園講座時,他總會提起這個故事。當年那位老師若是批評打擊,少年說不定會一氣而擲筆,從此便再也不會有作家黑鶴。

而在葛沁的童年里,大他三歲的哥哥是那個“別人家的孩子”,成績好,愛看書,籃球也打得好,老師常跟他說的一句話是:“多跟你哥學一學?!鄙谝粋€家庭,兄弟倆的天分卻完全不在一處。哥哥愛讀書,弟弟愛玩車;哥哥在草原度過童年,弟弟一直生活在城市里……

在許多像張承志《黑駿馬》一樣的故事里,對文字與知識的投靠,往往是主人公在游牧身份與知識分子身份之間游移、躑躅和分裂的開始。按理說,黑鶴從回到城市、踏進校園的那一刻開始,這雙重身份就已注定在他身上扎根。

兩年前,黑鶴到了不惑之年。或許是危機感驅使,他開始有意識地思考未來規(guī)劃?!跋M约旱睦砟钭尭嗳肆私?,這需要足夠的話語權?!币虼耍麉f(xié)助翻譯引進了瑞典探險家斯文·赫定的最后一部作品《我在亞洲的狗》,幫助鄂溫克老媽媽出版《馴鹿角上的彩帶》。他了解商業(yè)規(guī)則,身邊有個帶有顧問性質的小團隊,由四個前輩編輯和作家組成,幫助他規(guī)劃作品,與出版社溝通。按市場規(guī)則走,干脆、直接了當。

一如他的作品,寫幼犬間如何被逼蠶食求生,寫獵犬如何與熊周旋,有時殘酷直白到叫人不忍,好像把被撕裂的腸子呈上來給人看,但只是看,不帶同情憐憫,也不帶貶損輕蔑。

“還有沒有王法了?”正聊著,黑鶴怒了,一瞪眼。順他眼神回頭一看,好家伙,屋里的五只貓全跳上了堆滿餅干點心的茶幾,以盛放羊肉的大方盤為中心,其中一只正偷偷用舌頭舔羊肉。

聽主人一聲怒吼,五只貓嚇得齊齊轉過頭來看我們。沒等它們做出更多反應,黑鶴順手操起桌上不知道什么東西就扔了過去,咚的一聲砸在木茶幾上,幾只貓一下子四散而逃。

“做貓就要有個做貓的樣子!”黑鶴邊起身邊大聲宣告。一支藥膏歪斜地躺在茶幾的餐盤之間,居然沒有誤打到任何活物或死物。

偷故事的人

唯有提到那只老羅杰時,黑鶴的語氣出現(xiàn)了少有的低沉。

那是一只跟了他15年的老獵犬。每天早上八九點,老羅杰會爬上床,用鼻子碰碰黑鶴,叫他起床;晚上,黑鶴在書桌前碼字時,老羅杰把下巴擱在他的腳上,安靜地趴著,一直陪到深夜兩三點,等著主人帶它回房車睡覺。為此,黑鶴養(yǎng)成了一個習慣——在桌前落座時總會收收腳,生怕不小心碰到桌下的老羅杰。

幾年前,老羅杰越來越老了。黑鶴帶它去看獸醫(yī),肝肺腎各種積水。黑鶴用一條打籃球時的護腰把尿不濕系在它腹下,每天換下來,淋漓的都是尿出來的血。它最愛吃香腸,但香腸鹽分太多,黑鶴從不讓它多吃。這次,老羅杰終于天天吃上了香腸。

那天晚上,黑鶴照舊寫到了凌晨。要回房車睡覺了,就叫它。這次,老羅杰懶懶地看他一眼,沒動。第二天早上,找了好一圈后,黑鶴才終于在房車底下找到了它。

“奇怪。這些狗沒有一個死在我面前的。要么是我出去做活動,我走了幾天后死掉。要么是這樣。可能是覺得房車底下,離主人近一點吧?!?/p>

老羅杰離世后的好一段時間,黑鶴在桌子前坐下時還是會習慣性地收腳,然后才意識到,噢,老羅杰已經不在了。

黑鶴營地里的狗和馬,都像是上輩子修來的福分。

比如,猛犬吃的肉骨頭碩大到要用斧頭砍,每塊都足有十幾斤。又比如,在呼倫貝爾夏季大旱之后,牧草難購,別人家的馬只能在雪地里深挖,希冀著挖出埋在雪層下的枯草,而黑鶴的馬吃喝無憂。

下午,黑鶴打算飲馬,把馬從圈里放出來。七八匹馬兒,有黑有棕有花色有淺色,跟著主人慢慢踱步到有水泵的高地。水泵連著長長的橡膠水管,一開閘,水順著雪地凹陷的軌跡流下來。更早放出的水早已結了冰,走在附近得格外小心,指不定雪面覆蓋了冰面,叫人和馬都腳下打滑。

險些滑倒的一瞬,我想起了《狼轍》。那是黑鶴寫的一個短篇小說,少有地帶上了些懸疑推理意味。有時候,草原上那些老辣而聰明的動物,會利用這被雪覆蓋的路況捕殺獵物?!独寝H》,說的正是一只看起來瘦弱的狼是如何利用被雪覆蓋的車轍絆倒數(shù)匹身強力壯的馬,一次次將它們變?yōu)槟抑兄?,完成以弱勝強的巧獵。

一般說來,動物小說有兩條路可走,一是法自然,二是法人類社會;前者固然真實可信,但后者明顯更易操作,畢竟,人非動物,平移人之悲歡,自然容易得多。

毫無疑問,動物經驗豐富的黑鶴屬于前者,童年在草原的四年,他不僅擁有過自己的牧羊犬和小馬,也養(yǎng)過小狼、小狐、小狍子和野兔,養(yǎng)過天鵝、大雁、鷹、隼、貓頭鷹,養(yǎng)過大多數(shù)人們能在草原上想象到的動物。即便如此,但類似《狼轍》這樣出人意料又真實的細節(jié)設置,究竟是怎么想出來的?

他依然語氣平淡:“噢,那是一個真事。去采訪調查的時候,牧民跟我說的?!?/p>

為了長篇小說《血駒》的創(chuàng)作,像學者做田野調查一樣,他在草原上找牧民采訪聊天。許多是上了年紀的老一輩人,漸漸遠去的游牧故事,安靜地躺在回憶里,說得出,傳不下。有的會說普通話,有的只會蒙語,黑鶴聽得懂,也會說一些,但還是得請個當?shù)叵驅М敺g——比如,僅僅是馬匹的毛色,就有三百多個不同的蒙語單詞,光是白色的馬,就有Duntsagaan海螺白、Undguntasagaan蛋殼白……

每一戶,常常一聊就是好幾天?!昂湍銈兛刹灰粯?,”他撇清采訪牧民與現(xiàn)代采訪流程的關系。他解釋,現(xiàn)代追求速度和效率,兩點之間永遠走最短的直線,采訪也一樣,目的性強,想問什么便直來直去地問。但牧民不吃這套?!暗孟葒Z家常啊,讓他們熟悉你,和聊天似的,時間久了對你信任了,才愿意說嘛。”認人情的傳統(tǒng)還沒失落,而牧民們把屬于草原的故事,交給了蒙古族作家黑鶴。

有時候,重要的不是故事本身,而是一種隨著現(xiàn)代化行將消失的身體經驗。年長的巴爾虎牧馬人,只需在早晨出了氈包站在風中觀看風向,就能預測馬群的方向和距離。要知道,在呼倫貝爾草原上,蒙古馬群終日野牧,行蹤不定,而這十來天里,馬群可能已跑出幾十或上百公里。在蒙語里,這種能力被稱為“Salhiharah”。黑鶴找不到精準的漢語對應,姑且解釋為“看風”。

后來黑鶴想明白,這種看似神奇的預言能力,不過是因為常年生活在荒野中,了解自然的微妙變化。某種程度上,黑鶴也算是識風雪之人——他聞風便知第二天會不會有雪,只因風里的濕度和滯重。這是常年的荒野生存經驗賦予他的能力,而對被城市生活經驗洗腦的現(xiàn)代人來說,卻像是身體感知憑空多了不可理解的另一重維度。

酒精、下山與草庫倫

黑鶴不愛飲酒。這讓人意外。他的理由也很簡單,不好喝。但喝酒之人,有多少是沖著味道去的?

當然,有時候,酒帶來緣分。多年前他養(yǎng)成了一個習慣,每年要進大興安嶺森林生活上一個月——用時髦的說法是“野外生存探險”,只不過他比潮流早了十幾年。很多年前的一天,他在河邊突聞嘔吐聲,循聲找到一個醉酒之人,便上前看自己能幫上什么忙。折騰一番后,小伙子清醒了些,說自己是馴鹿鄂溫克人,他們的馴鹿營地就在附近,并向黑鶴發(fā)出了熱情邀請。就這樣,黑鶴有生以來第一次進入了原始的馴鹿部落。

因了這位鄂溫克朋友,黑鶴得以親歷馴鹿部落的種種生活細節(jié)。他書架頂上擺著一個不小的駝黃色猂皮袋,扎口的皮繩末端拴著十來塊蹄甲,只要一搖皮袋,殘骨便會撞擊粗糙的毛皮,發(fā)出既脆又悶的“零零”聲。在屋里聽起來,這分貝似乎不值一提,遠遠比不過一聲犬吠,但黑鶴說,若在靜謐的森林里,這聲音能傳到足夠讓每一只馴鹿都聽見的遠處。一聞此聲,散落森林四處的馴鹿們便知道,傳聲之處有鹽吃,要回營地了。

他聽過老一輩馴鹿鄂溫克人吟唱古老歌謠以安撫那些不肯讓新生小鹿喝奶的母鹿;他把牧羊犬送上山,幫助部落抵御熊和猞猁等野生動物的襲擊,也觀察獵犬如何融入陌生的山林生活……難怪曾有讀者說,黑鶴最好的作品,不是寫草原的,而是寫森林里的馴鹿部落的。

他不止一次嘲笑我對野外生存過于浪漫的想象。最大聲的一次,是因為我脫口而出的一句“鉆木取火”,他笑得前仰后合:“沒原始到那個地步吧?已經有打火機和火柴了啊!”說完和朋友認真討論起來:“不過在森林里,火柴確實比打火機好用?!?/p>

這位能與他討論野外生存細節(jié)的朋友叫瓦然泰,達斡爾族,生活所迫,九歲開始獨自在大興安嶺南部森林生活,十幾歲時就有過在雪野中與野豬搏斗、在暴風雪中活下來的經歷。黑鶴很是看好這小伙的木雕天賦,見人便推薦,還特意為他撰文。明面上,黑鶴寫,瓦然泰是如今年輕人中罕見的擁有Salhiharah之人。私下里,黑鶴提起:“瓦然泰好在——不喝酒?!?/p>

黑鶴身邊有很多這樣極具天賦的朋友,只可惜被酒誤了,清醒的時候少,醉得天昏地暗的時候多,手藝也漸漸地廢了。說起這些少數(shù)民族朋友們,酗酒與否總是會被提及的一個特質。因為酗酒斷送了前途的人,黑鶴見過太多。

酗酒背后,有個人因素,也有被剝奪舊有生活方式后的無所適從?!拔幕欢ㄊ呛退纳罘绞礁街谝黄鸬摹!焙邡Q明白,他文字中記錄的一切,隨著時間的流逝,必然會從活生生的現(xiàn)實,變成老者的回憶,再變成遙遠的前世傳說,終成背影。

蒙古馬與摩托車

營地外的雪原上,第一匹棕紅色的馬率先飲飽水,緩慢掉轉馬頭,朝坡下撒開步子,離了馬群。大概得了一天中難得的自由,心情爽快起來,竟躺倒在雪地上,四蹄朝天,左右打滾。

這樣放浪形骸的馬,黑鶴見慣了:“它也要舒服下嘛?!?/p>

冬日,陰天,無風,空氣冷冽但清爽。四周除了雪原還是雪原,對一匹馬來說,飽腹、自由和安靜并存,是夠舒服的。

回到屋里,黑鶴拿火鉗撥弄木炭,熄滅了爐里的火;揪住貓的后脖,一只只把它們拎出了屋。這個冬天在草原的時光要結束了。第二天,他得回到城市,重新過上住賓館、奔波于各種活動的日子。他揉了一把自己的臉頰:“一到城市我就胖。你還記得三個月前在北京見到我嗎?比現(xiàn)在胖了七公斤。累啊,一累就吃得多。一回到草原,立馬瘦下去了。我現(xiàn)在感覺特別好?!?/p>

葛沁開車送我們回海拉爾城里。與營地一路之隔的一片蒙古包,再次出現(xiàn)在我們眼前。葛沁解釋:“都是旅游景區(qū),特地為游客建的。氈包里面跟酒店房間一樣,很現(xiàn)代的?!倍爝€是一片沉寂,但待草原回暖,游客們漸漸就多了。旅游營地的篝火、煙花和喧鬧,往往要持續(xù)到半夜。嚴格說來,呼倫貝爾的夏天只有三個月,當?shù)厝瞬粫p易放過這短暫的旅游旺季。每到那時候,海拉爾城里的餐館老板多半會為店里人手不夠發(fā)愁——服務員去旅游景區(qū)掙錢了,那里來錢又多又快。他們簡直像服務業(yè)中的候鳥。

看來,那些享清凈的蒙古馬,等到了夏天的夜里,恐怕便沒那么舒服了。管你是馬是狗還是什么猛獸,都得一同消受現(xiàn)代文明的作息。

我們跟在數(shù)不清的運煤卡車后前行。塵灰揚起,路邊的雪覆蓋不住裸露的地表煤。地平線上,巨大煙囪里吐出的煙霧幾乎讓人誤以為是天上的云。遠處出現(xiàn)了一座呈梯田狀的裸露的山體,煤廠的圍欄網上貼著大而鮮明的紅色標語:保護環(huán)境。葛沁說,有次為了買煤,他進去過,山的中間是空的,像盤山公路一樣盤旋而上、盤旋而下的,都是挖煤運煤的卡車。

和哥哥黑鶴不同,葛沁的故事多半和車有關。摩托車越野,開車謀生和遠游……正說著,他突然笑了:“那些草原上的老人會說,現(xiàn)在的年輕人啊,談起馬來一無所知,說起摩托車來,懂得比誰都多。他們說摩托車,就是現(xiàn)代人的馬啊?!?/p>

網友評論

用戶名:
你的評論:

   
南方人物周刊 2025 第831期 總第831期
出版時間:2025年05月12日
 
?2004-2022 廣東南方數(shù)媒工場科技有限責任公司 版權所有
粵ICP備13019428號-3
地址:廣東省廣州市廣州大道中289號南方報業(yè)傳媒集團南方人物周刊雜志社
聯(lián)系:南方人物周刊新媒體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