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4月的某天, 北京,人們聚集在廣場上,在結束一天的勞作后,隨著便攜設備音響播放的音樂翩翩起舞。我恰好看到了這一幕。在得知這是當?shù)刂袊说钠毡榱晳T后,我有點感動。這種感覺真的很好,正像尼采所說:“沒跳舞的一天是沒真正活過的一天?!?br />
要想把這個不錯的活動復制到馬德里或者布宜諾斯艾利斯市,我覺得目前還有些困難。但是西班牙的確是一個舞蹈民族,每個地區(qū)都有自己的特色舞蹈,配以當?shù)氐奶厣椦b束。
在馬德里,有一個充滿神奇色彩的地方,這便是西班牙舞蹈和弗拉門戈中心:“上帝之愛”(Amor de Dios)。這是一所具有標志性意義的“非專業(yè)”西班牙舞蹈和弗拉門戈舞蹈學院。除了學院名字中所提到的西班牙舞蹈外,在這里還可以學到阿根廷的探戈、拉美莎莎舞,或是海地和多米尼加的梅倫戈舞 (Merengue)。
走進學院,就仿佛沉浸于另一個由鞋子踢踏聲構成的世界,穿著舞蹈服的老師、學生川流不止,走廊兩邊掛滿了與弗拉門戈有關的歷史照片……一切都會讓你忘記平素生活的那個世界。舞蹈大師奧爾嘉?馬爾西奧尼就曾任教于此,她說過,弗拉門戈是一種“打破心靈沉寂,剝去靈魂外衣的藝術”。
多年來我經常會帶朋友去那兒參觀,讓他們驚訝一下。學院的校長華金通常也在,我?guī)е笥堰^去參觀的時候,他會安排我坐在大廳門口柔軟的沙發(fā)上,任朋友們四處轉轉,看看舞蹈教室,而我則偶爾和來往的老師、學生們閑聊兩句。
“上帝之愛”舞蹈學院曾經歷過一次搬遷,搬到了一條和學校同名、叫“上帝之愛”的街道,1983年電影《卡門》曾在那里拍攝,當時參演的還有西班牙弗拉門戈家喻戶曉的傳奇人物,吉他手帕克?德?路西亞。
今年在馬德里,我認識了一位德國攝影師,她正在策劃一本關于這所舞蹈學院的出版物。除了攝影師這個身份,她還是一名弗拉門戈舞者,甚至有一個藝名,叫“金發(fā)吉普賽女郎”。后來我才知道,她本人做的這項編書工作,竟然沒有任何報酬和政府資助。
在這個飛速運轉、色彩紛繁的世界上,對藝術仍抱有熱情的人其實并不少,他們就像弗拉門戈舞者一樣,無論觀眾是鼓掌或是靜默,他們都始終不停地在這舞臺上或快或慢、或柔或緩地旋轉、舞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