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約時報》稱Met Gala為安娜?溫圖爾的派對,“這一切的發(fā)生,不僅反映了社會、媒體和慈善的發(fā)展,也展示了這位女性對如何一晚坐穩(wěn)公司權力經紀人位置的見解?!?/span>
新一季Met Gala華麗上演,其主題“鏡花水月”格外吸引中國人的眼球。蕾哈娜的山東煎餅裝勉強可以理解為努力接地氣,安妮?海瑟薇的中東風則實在讓人無法接受。國外女星秀場集體車禍向世界昭示了中國風的駕馭難度,當然更說明了世界——起碼時尚界和娛樂圈——對中國并沒有太深的理解。
作為時尚界的奧斯卡,Met Gala每年都有不同的主題,身份高貴的名媛、好萊塢的A咖明星、體育界的佼佼者、時裝界的巨頭都會出現在VOGUE主編安娜?溫圖爾的名單上。其地位同入場券價格一樣高不可攀,今年更是飆到兩萬五千美金一張。
安娜在時尚界的地位,大概就像國內媒體里的胡舒立吧。用德高望重形容顯得太不時尚,一呼百應是絕不為過的。
或許說到《穿普拉達的女王》,她的面目更為人所熟悉。電影和小說里氣場強大的米蘭達,就是以她為原型塑造的。她一度不承認這個形象,甚至將其高掛黑名單。電影開拍時,她向梅麗爾?斯特里普委婉表達過“咱倆結下梁子了”,又警告時尚界“知名”人士不要參與這部電影的拍攝。電影出來了,她反倒一身普拉達飄然而至,出席首映儀態(tài)萬方,回去大擺筵席,宣布要寫自傳。
電影還有個名字,是《時尚女魔頭》。惡魔一樣的米蘭達,和工作中的安娜極為相似,高冷、傲嬌、霸道、唯我獨尊、不容置疑,令所有人畏懼。
是電影拍到了她心里,還是梅姨入木三分的演技讓所有被放大的缺點都顯得真實而可愛了?不可否認的是,在不少人心中,這部電影幾乎成了時尚啟蒙片。里面一段話至今讓我記憶猶新,安妮?海瑟薇扮演的秘書在米蘭達選擇兩條藍色腰帶時因看不出任何不同輕蔑一笑,遭到米蘭達白眼,開始了大段說教:
“你覺得這與你無關?你去自己的衣櫥選擇那件松垮的藍色絨線衫,試著告訴世人你無法關心自己的穿著,但你要知道那些藍色并不僅僅是藍色,不是綠色也不是青色,而是天藍色。你還輕率地忽視很多事情,像奧斯卡?德拉倫塔在2002年還設計過一系列天藍色的晚禮服,然后,我估計是伊夫?圣?羅蘭,設計出天藍色的軍事夾克衫,之后天藍色就成了其他8位不同設計師的最愛。然后放入其名下的商店,最后慢慢摻入可悲的Casual Corner,才讓你從他們的打折貨中淘到。那藍色值幾千萬,花費了數不盡的心血?;氖?,你卻以為是你看上了這個顏色,以為自己遠離時尚界,事實卻是,這屋子里的人幫你從一堆衣服里做出了選擇?!?/p>
從某種程度講,或許正是這段話打中了安娜的心,這是為浮華時尚圈貢獻的完美洗白,也簡單明了地勾勒了時尚與生活的關聯。無論如何在云上寫詩,或是在地獄試煉,總歸會回到泥里生活。你鄙視也好,輕蔑也好,結果都是受我影響,潛移默化。我才是你生活里的惡魔,或女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