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辯護人》的內(nèi)容牢牢踩在轉(zhuǎn)型期國家的興奮點上:一個頗有小聰明的商業(yè)律師宋佑碩,本來努力為賺錢改善家庭生活質(zhì)量而奮斗,偶然卷入一場涉及《國家安全法》的政治案件,從此拋棄之前小富即安的生活,成為一名人權律師。宋佑碩的原型,是韓國第16任總統(tǒng)盧武鉉。
電影用了很長的篇幅講述宋佑碩的轉(zhuǎn)變過程。一開始觸動他的不是口號中的民主、公理、正義,而是曾對他有一飯之恩的豬肉湯店老板娘的兒子卷入了“釜林事件”中,被刑訊逼供到全身青紫(釜林事件:1981年,釜山當局以傳閱有害書籍、組織非法集會等理由,逮捕了正在參加社會科學書籍閱讀聚會的22名學生、教師和公司職員。其中19人被判有期徒刑1-7年。此案后被韓國社會認定為民主化運動)。宋佑碩對阻止他參與辯護的同伴說:“想讓我的孩子們,不要生活在因這種荒唐事踩剎車的時代,也不能讓你的孩子生活在這樣的世界。”他的同伴喃喃反駁,反正自己要送孩子出國的。
最讓人期待的法庭辯護部分是本片弱項。它顯得熱血過于上腦,理性應對不足,電影前半部的宋佑碩可是一個清楚知道什么是現(xiàn)實的聰明家伙。法庭上,拿出《憲法》反駁《國家安全法》還算是中規(guī)中矩的辯護。到后面,指望體制內(nèi)的軍醫(yī)因良心受折磨而出庭作證,已經(jīng)有點天方夜譚。軍醫(yī)做完證,面對軍隊的報復,居然毫無接受的覺悟,還和律師一起大呼怎么會這樣,實在說得上幼稚。看到這里,我想起了我們的一些律師,他們可不幼稚,在步履維艱的時候有著讓人贊嘆的智慧,要是拍成電影,應該也好看。我相信真正的盧武鉉也是如此。真實的東西,往往超越編劇。
但編劇也有著改變真實的能力,這是韓國電影最讓人佩服的地方之一。2014年2月13日,釜山地方法院對“釜林事件”進行了二審宣判,判決5名被告人無罪。此時距離一審判決已隔33年。
與此相似的還有,2011年,根據(jù)真實事件改編、講述性侵聾啞兒童的電影《熔爐》上映后,不僅促使當年量刑過輕或不予起訴的當事人被逮捕起訴,甚至促進了法律的改變——被稱為“熔爐法”的性暴力犯罪特別法修訂案出臺。
電影里,小眼餅臉的宋佑碩誠摯地對商業(yè)客戶說:“因為國民不富裕就不能受法律保護,不能享受民主主義,這種說法我是無法接受的?!比缓?,他拒絕了這個最大的客戶。
現(xiàn)實中還有后來的故事。盧武鉉在為“釜林事件”辯護28年后的2009年,跳崖自殺了,因為家人卷入了受賄丑聞案。
這28年發(fā)生了什么?想來百味雜陳。
電影的最后一幕,因為違反《集會與示威法》,宋佑碩作為犯罪嫌疑人站在了法庭上。全釜山的142名律師,有99名作為辯護人出席法庭。名字一個個念出來,人一個個站起來。宋佑碩的大臉對著鏡頭,欲哭欲笑。
殺人回憶
■《殺人回憶》
???? (2003年)
導演:奉俊昊?
號稱“史上最好看的韓國電影”,經(jīng)常在各韓國電影排行榜名列第一。取材于20世紀80年代韓國發(fā)生的連環(huán)奸殺案。聽名字和內(nèi)容簡介像講述燒殺搶掠的類型片,其實電影遠比這精彩,講述一宗懸而未破的案件,破案過程中有警察的焦灼與變化,以及案件背后的韓國社會風情畫。
恐怖直播
■《恐怖直播》
??? (2013年)
導演:金秉祐
被貶去做廣播電臺節(jié)目的主持人尹英華在直播時接到電話,自稱是工人樸魯圭的人揚言要炸掉漢江大橋。隨后大橋真的爆炸。尹英華想借這次直播大橋恐怖襲擊的機會重回事業(yè)巔峰?!皹泗敼纭毕胍⑷A找來總統(tǒng)向自己道歉。電視臺領導為收視率想犧牲人質(zhì)和下屬。還有警察總署署長、青瓦臺辦公室主任、總統(tǒng)為利益各懷算盤。小小的直播間里,一切交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