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靜(前排右邊)和首都媒體跑團團友們 (受訪者供圖/圖)
11月6日早晨4點,家住北京南四環(huán)外的王靜就起床了,先生李朝暉也跟著起來。盡管天還沒亮,李朝暉一招呼,兩只大杜賓犬立馬歡歡喜喜地跟著主人出去撒歡兒。
遛完狗回家,王靜已經(jīng)做好了早餐,比平常更簡單一些,饅頭配腌黃瓜,“跑馬拉松不能吃油的東西,胃里會不舒服?!?/p>
夫妻倆自2013年開始參加北京馬拉松,除了因疫情停賽這兩年沒參加,“每年都跑!”號稱“國馬”的北京馬拉松一簽難求,李朝暉笑言他倆可能是“人品爆發(fā)”,不過今年他們用的是去年報名獲得的資格,“去年一度是要舉辦的,報名都結(jié)束了才取消?!?/p>
2017年北京媯河女子半馬。雖然是女子半馬,但是伴侶或男友可參賽,號碼相同 (受訪者供圖/圖)
2018年夫妻倆共同作為北京密云馬拉松230官方領跑員 (受訪者供圖/圖)
這些天跑友們也高度關注著微信群里的消息,王靜本身就是體育記者,是首都媒體跑團的成員,“大家也都擔心會臨時有變化,還好,一步步推進,比賽號碼分下來了,賽前裝備領到手,心情還是很激動的。沒有比賽的確會失去目標感,不僅專業(yè)運動員如此,業(yè)余跑者也一樣?!?/p>
2022年8月,與首都媒體跑團隊友共同參加越山向海人車接力賽,這也是王靜第5次、李朝暉第2次參加該賽事 (受訪者供圖/圖)
李朝暉比王靜入跑圈兒更早,他身上充分體現(xiàn)了比賽如何促進運動目標的實現(xiàn)。2015年他立志跑進4小時,訓練既刻苦又專業(yè),“但那年北馬一開跑,我就感覺不對,很快就放棄了在那次比賽上‘破4’的想法,就當一次訓練跑完了。”那一年,他連續(xù)跑了八個比賽,距離目標最近的成績甚至僅差一秒鐘。
“后來我是在柏林馬拉松完成目標的,”在異國他鄉(xiāng)實現(xiàn)夢想,他給國內(nèi)的跑友打了一個電話,哥倆兒的對話一字千金——
“破了!”
“真棒!”
2015年布拉格馬拉松,這是夫妻倆第一次參加海外賽事,同一年9月兩人再次共同參加柏林馬拉松,李朝暉在此賽事上成功破4 (受訪者供圖/圖)
李朝暉是個音樂人,曾是體重超過160斤的胖子,王靜天生熱愛運動,而他43歲之前沒有跑過10公里,“2012年我開始減肥,朋友帶我跑步。”
2013年他第一次參加北京馬拉松全馬,王靜報名參加了半馬。那會兒還沒太多人跑步,李朝暉甚至加入了王靜單位一個四五個人的小跑團,“第一次訓練回家之后,我才反應過來,加我,這個跑團才四個人,當時純粹是愛好者的自發(fā)組織?!狈蚱迋z幾乎完整地經(jīng)歷了馬拉松運動的爆發(fā)式增長過程。
跑友穿過北馬四十年時間通道 (受訪者供圖/圖)
“人其實天性是厭惡運動厭惡吃苦的,直到你形成運動習慣,能夠克服惰性,勝過即刻滿足的多巴胺,通過忍耐付出,獲得內(nèi)啡肽這個更高愉快感的體驗?!崩畛瘯熜χf,跑馬拉松說實話靠的是“死扛”,“剛開始跑步的人需要一個組織,彼此帶動。跑的時間長了,可能不見得需要天天有人在你身邊,但是你知道那些曾經(jīng)跟你一起奔跑的人,他們還在跑?!?/p>
李朝暉用音樂人的細膩敏感將跑友之間深刻的理解和共情總結(jié)為“一種共感”,每年北馬天安門廣場的出發(fā)區(qū),三萬跑友整裝待發(fā),他心里都會涌起那種強烈的“共感”,“不用多說,彼此一看,都知道對方經(jīng)歷了什么,付出了什么……”
號碼牌到手!比賽的腳步越來越近 (受訪者供圖/圖)
5點20分,夫妻倆開車接上住在附近的兩個跑友,四個中年人快樂地奔向天安門?!芭懿绞瞧v的中年人對命運最頑強的反擊”是句玩笑話,但也說中了中年人的心事,“沒有哪個中年人是容易的,無論有沒有疫情。”王靜的弟弟前兩天動了一個大手術,天生灑脫的她也有些緊張,“就怕醫(yī)院給我打電話?!?/p>
但這個馬拉松周末的早晨,因為即將展開的42.195公里的長路,一切憂懼都得以暫時放下。
把車停在王靜單位,然后轉(zhuǎn)乘地鐵去前門,這是夫妻倆跑北馬多年總結(jié)出來的最高效且有保障的抵達方式。
他們一心想著盡快順利地抵達天安門廣場,“檢錄、存包、去衛(wèi)生間都需要預留充分的時間,”王靜還記得2016年北馬,她到的時候稍微晚了一點,當時安排的入場線路也有些問題,“跑那么多年,那一次真的有點兒慌了,比賽即將鳴槍,但身邊人多得你根本沒法擠到自己的出發(fā)區(qū),那種感覺就是無能為力……”
跑友們有序領取比賽裝備 (受訪者供圖/圖)
王靜受足底筋膜炎之困,一個多月沒怎么跑了,“這次目標就是完賽?!崩畛瘯熣f自己達成“破4”目標后,最近幾年更加看重的是“回到初心”,“享受跑步,在長跑中與自己對話?!边@一次還有一個重要任務,“陪好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