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道明 (1956-2022)中國臺灣,音樂人
陳道明去世的詞條被頂上微博頭條時,很多人誤以為是演員陳道明。與一個名氣更大、群眾基礎(chǔ)更深厚的演員共享一個名字,對音樂人陳道明來說,意味著什么呢?他鮮少對媒體提及,更確切一點講,是他很少接受采訪。2010年以后,他遠離了大眾視線,由張信哲、庾澄慶的音樂總監(jiān)變成了湖北省云夢縣一個普通的農(nóng)民。
陳道明出生于臺灣,前半生都與華語樂壇的興衰連結(jié)在一起。1990年代初,中國流行音樂由野蠻生長時期進入唱片工業(yè)化時代,一些國際唱片公司由此進入中國市場。1996年,索尼音樂成立中國分公司,陳道明出任音樂總監(jiān),從此事業(yè)由臺灣擴展到了海峽兩岸。
“臺灣詞人比較能按歌手的個性寫歌,甚至有時會美化歌手的個性,而大陸的詞人則會偏重于表達自己的想法,所以我現(xiàn)在有時會從彰顯歌手個性的角度去嘗試做一些補充專輯需要的創(chuàng)作?!?999年,陳道明接受采訪時說。
那時恰逢兩岸文化交流日益頻繁,華語樂壇愈發(fā)蓬勃。陳道明為伍思凱寫了傳唱度頗高的《且行且珍惜》,“憎相會,愛別離,人生怎可能盡如人意”;還為張信哲寫了收錄在專輯《我好想》中的歌曲《霧中機場》,“霧中的機場,人來又人往,有人焦急等待,有人送走所愛”……當(dāng)然,除了為這批臺灣歌手寫詞、做音樂總監(jiān),他們到大陸發(fā)展時,陳道明也部分承擔(dān)了幕后推手的工作。而在大陸,他不僅簽下了劉歡、韓磊、毛寧等成熟歌手,也發(fā)掘了金海心、滿江等新人。
這樣的提攜,哪怕已經(jīng)過去二十多年,仍有不少人感懷于心。今年5月31日,陳道明去世。隨后,張信哲在微博上發(fā)了自己翻唱的《且行且珍惜》,并說“老朋友,一路走好”;毛寧則附上《再見的地方》,說自己“淚已決堤”;哪怕是交往不多的音樂人科爾沁夫,得知消息后也回憶起了二十年前的事——陳道明給他聽金海心自創(chuàng)的demo,鼓勵當(dāng)時仍在做記者的他試著寫詞,后來科爾沁夫?qū)懥恕哆^去》,陳道明直接將它收錄在了金海心最為著名的專輯《那么驕傲》中。
2010年,為陪伴定居祖籍湖北云夢的母親,陳道明“解甲歸田”,從音樂圈隱退了。他先是開了家臺灣小吃餐廳,后來又在云夢鄉(xiāng)下租地兩百畝,種植花卉、果林,養(yǎng)殖禽畜和水產(chǎn)。雖然身體抱恙,耳朵、腿、腳都出了問題,但據(jù)好友、歌手鄭怡透露,那時的他仍然是個“很有活力的人”。
6月2日,陳道明告別儀式舉行,這一天,恰好是他66歲生日。為了讓不同地區(qū)的朋友一同悼念,伍思凱特地建了一個超過一百人的群組。在這個道別的時刻,鄭怡說:“他一定很想?yún)⒓游覀內(nèi)航M的討論,也希望我們都不要悲傷,用他一向的樂觀大嗓門,要大家好好保重。這就是直率真性情的陳道明?!?/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