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2月22日零點,石家莊麥忘館酒吧。
隨著砰砰兩聲香檳酒的開瓶聲,《早》的旋律響起。萬青樂隊新專輯《冀西南林路行》此時上線發(fā)售。噴濺的酒花雨點般落在灰色桌臺上,每一滴酒里都映射著眾人的面孔——喜悅與哭泣、迷醉與疏離。一群人圍在電腦前,睜大眼睛,燃燒的數(shù)字云煙讓他們驚詫歡呼。
在亢奮的高潮尚未退去前,我背著相機離開酒吧。
午夜的大街上冷寂無人,只有樹上裝飾的彩燈在無聲閃爍。
我攔下一輛出租車,鉆進后排座,駛往國際大廈。車窗外,失真的樓影飛速掠過。
司機的電話突然響起。
“老公,你還在忙嗎?”一個女人清麗的嗓音。
“我在拉客。”司機略帶尷尬地回答。
“那不打擾你了?!?女人掛斷電話。
“這么客氣,是新媳婦嗎?”我忍不住問。
“當然是親媳婦?!彼緳C說完咯咯地笑起來。他把“新”聽成了“親”。
司機告訴我,他結(jié)婚多年,孩子都八歲了。我無法從背影和聲音猜出他的年紀。他伸手調(diào)高了暖風,然后陷入沉默。車胎輾軋地面的摩擦聲重新響起,我們像是行駛在烏亮的冰面上。
出租車停在北國商城十字路口,紅色信號燈仿佛被凍住,長時間靜止不變。商場外掛著蘭蔻巨型廣告牌,周冬雨穿著紅色抹胸裙在紅背景中回眸淺笑。她看去的方向是另一個周冬雨——站在斜對過大樓的招貼上,露著亮白的牙齒,神采飛揚——OPPO手機同樣選中她做代言。近幾年,周冬雨相繼在國內(nèi)各大電影節(jié)斬獲影后,作為土生土長的石家莊人,她的形象頻現(xiàn)家鄉(xiāng)街頭似乎再合適不過。只是大冬天的,她穿得少了點。
傍晚的街頭
北國商城
微醺的董二千先生
樹影下的女人
?
我在酒店對面的河北博物館下了車。
空氣干冷,夜空中懸著半個朦朧的月亮。博物館仿照人民大會堂而建,夜晚加重了它的莊嚴感。我曾在這里飽覽久聞其名的鎮(zhèn)館之寶:長信宮燈、金縷玉衣、錯金博山爐、鐵足銅鼎……其中最令我著迷的,是那塊五代時期的彩繪散樂浮雕。在一塊長136厘米、高82厘米的漢白玉上,雕刻著12名頗具唐韻的樂女,體態(tài)豐腴,頭簪珠花。她們的表情驚人的相似,每個人都雙目緊閉,投入而漠然,仿佛被自己演奏的樂曲催了眠,在盛唐的挽歌中不愿醒來。
博物館前,人群散盡的文化廣場異??占?,我可以清晰地聽見自己的腳步聲。此刻,我想象著博物館內(nèi)那些古老的靈魂,會不會在午夜時分簇擁在一起,感慨往昔的輝煌與衰落。
18層高的國際大廈外觀看起來有些陳舊,它像一個年邁的老人佇立在街角。在1990年代初,它曾是石家莊最高建筑之一。我每次來石家莊都會選擇住在這里,它給我一種親切感。
酒店的房間暖融融的,我站在梯形飄窗前望向黑夜。我模糊、變形的身影像幽靈般重疊在這座沉睡的城市上空,樓宇、樹木、街燈以及遠處搖曳的霓虹仿佛都在我的體內(nèi)生長。
臨睡前,我打開菲利普·雅各泰的詩集《在冬日光線里》, ……時間之針在黑色的絲綢中閃耀和奔跑/而我手中卻不再有尺子/只有一些清涼,一種黑暗的清涼……
五代彩繪散樂浮雕
中山路,櫥窗里的一株“樹”
人民廣場上的雕像
?
當清晨的曙光穿透冬日灰色的天空,我跟這座城市從睡夢中醒來。
廣場鴿從巢中飛出,在空中盤旋,舒展筋骨,然后如紙片般紛紛飄落在廣場上。廣場上陸陸續(xù)續(xù)出現(xiàn)人影。一位步履蹣跚的老人領(lǐng)著小孫子站在廣場中央喂鴿子,同樣走路蹣跚的小孫子把谷物撒向鴿群,待到鴿子走近時,他就伸腳踢它們,鴿子拖著渾圓的肚子輕輕抖了兩下翅膀,懶得起飛。
吃過早飯,我沿著商鋪林立的中山路向東走,不到一站地遠,從一條胡同口拐進棉紡三廠生活區(qū)。這片始建于上世紀50年代的社區(qū),與繁華的中山路判若兩個世界,每次我來石家莊,都會到這里轉(zhuǎn)一轉(zhuǎn)。石家莊曾經(jīng)擁有7個棉紡廠和1個印染廠,棉紗、棉布產(chǎn)量僅次于上海、天津。雖然如今大部分棉紡廠都已外遷,但石家莊人對于紡織業(yè)的記憶一直都在。
同兩年前的頹舊相比,小區(qū)已經(jīng)改造得面目一新。
一群老太太站在一面新粉刷的墻前大聲聊天,墻上裝飾著一行字號不一、高低錯落的宣傳標語:“幸福都是奮斗出來的?!币晃煌浦妮喼杰嚨睦先?,從遠處緩慢走來,等走到她們跟前時,她褪了褪圍巾,坐在助步車上喘息不止。她仰望著老姐妹們,抽動著皺縮的嘴唇,想說點什么,卻又插不進話。一個戴著手織帽的老人俯下身,把臉湊到她的耳邊大喊:
“今天9度——”
“嗯——?”
“暖和——”
“嗯——?”
“往后就冷了——”
“嗯——?”
紡紗機的隆隆噪音也許讓這些昔日的紡織女工聽力過早受損。
小區(qū)內(nèi)仍然保留著露天市場。我在一個地攤前停下腳步,攤主是位戴著花鏡的老人,穿著從前的綠軍褲。針線、頂針、鑰匙環(huán)、后鞋掌、萬紫千紅潤膚脂……都是些不會超過10元錢的小商品?!艾F(xiàn)在的年輕人不買這個了,沒幾個會針線活兒了!”一位老太太花一元錢買了截松緊帶叨咕著?!笆前?!沒等壞就扔了,買新的了?!睌傊骰氐?。
我原路返回,太陽慢慢爬上天空,冬日的光線推著影子悄然移動。我看見更多的老人和宣傳標語,其中一句用中英文高高地描繪在一棟樓的側(cè)墻上——“時光如梭,繼往開來”,下面畫著一個子彈似的織梭。
午夜出租車
深夜地鐵口
吃早餐的男人
黎明時分的石家莊